Quantcast
Channel: 周碧麟的博客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65

去尼泊尔,遇见不一样的远方

$
0
0

去尼泊尔,遇见不一样的远方

周碧麟

 

一、神秘珠峰,多少人用生命膜拜

 

今年九月,我去了喜马拉雅山南坡下的蕞尔小国尼泊尔。

飞机从咸阳机场起飞时,天地一片迷茫。当飞机冲出云层,强烈的阳光照射在厚厚的云层上,似雪浪翻滚,格外耀眼。不一会,白云散去,大地展现在眼前,雪峰林立,银山万叠,莽莽苍苍,无际无涯。雪山顶上,一个接一个的深蓝色小天池,像大地凝视苍穹的眼睛。手机照片显示我们已进入西藏昌都上空。飞机上还看到了金沙江山体滑坡。巨大的滑坡创面,像大地的溃疡,十分刺眼。滑坡体形成堰塞湖,一大段江水呈淡绿色。

飞过雪山,大地渐变成单调的枯黄。眼前出现了一座城市,问乘务员,原来是阳光之城拉萨,换个视角,我居然不能相认了。注目凝视,散漫的拉萨河从城中穿过,雄伟的布达拉宫是拉城最为显著的标志。循着拉萨北望,远方就是去年刚走过的可可西里。飞过日喀则,当眼前再次出现雪山的时候,广播响起:请乘客注意,飞机的右前方就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机舱里立马骚动起来,大家涌向飞机一侧,透过舷窗,感受这飞越珠峰的神圣时刻。以前只在影视和图片中见到,今天真实地展示在眼前,心情难免激动。在咸阳,领队说,如果运气好,天气晴朗,在飞机的右舷窗,能看到珠峰。我领取机票的时候,特别请求,得到了一张靠右窗的座位。万米高空上看近九千米的珠峰,好似擦肩而过。

我把照片发到朋友圈,网友说:飞越珠峰不算什么,爬过珠峰才是本事。诚然,珠峰是无数登山爱好者向往的终极目标,很多人不惜用生命一搏。珠峰圣洁雄伟,却是处处充满凶险,据资料,自1922年人类首次登上珠峰以来,有4,469人成功登顶7,646次,更有282条宝贵生命永远留在了珠峰之上。一个小小的闪失或是不经意的短暂小憩,鲜活的生命瞬间便僵化凝固成一尊雕像,永远停在那里,成为后来勇敢者的路标。

登上珠峰次数最多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当数夏尔巴人。珠峰脚下的夏尔巴人,曾经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古老族群。由于体质好、抗缺氧能力强,勇敢,能吃苦,攀登珠峰活动为他们提供了生存机遇,他们长年为登山者提供向导和运输服务,有人说,只要有钱,夏尔巴人可以把你抬上珠峰。有夏尔巴人曾几十次登顶,每次登山都要直面死亡。他们是攀登珠峰英雄背后的英雄,但英雄名单上永远不会有他们的名字 。

珠峰一半在中国,一半在尼泊尔。因测量方式和标准不同,譬如算不算积雪厚度等,珠峰高度便有了多个数据,尼泊尔认可8850米高度。登山者更愿意从属于尼泊尔一侧的珠峰南坡登顶,这样的数据更让人自豪。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爬过珠峰,那是来世的梦,今生有这样一次俯瞰珠峰之巅的经历,也是值得纪念的事情。

 

二、加德满都,探秘人生幸福的基点

翻越喜马拉雅群山,进入尼泊尔,山南与山北地貌迥异,山势险峻,海拔骤降,一片绿意。四十多分钟后,飞机降落在加德满都特里布万机场,这是尼泊尔唯一的国际机场。

尼泊尔呈长方形,东西长八百多公里,南北宽两百多公里,地图像一条春蚕,总面积比湖北省要小。尼泊尔被称为雪山王国,全世界八千米以上的雪山14座,尼泊尔拥有8座,世界上绝无仅有。南北海拔从8000多米直降到70多米,南部有小块平地,国土像一幅挂起来的立体画 。喜马拉雅山这道天然屏障,挡住了西伯利亚寒流,也留住了劲吹的印度洋暖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年平均温度20左右,穿着短袖赏雪山,是对尼泊尔气候的描述。

尼泊尔气候一年只有两个模式,恼人的雨季和美妙的旱季。九至十月是旅游黄金季,天高云淡,雪山如梦,稻米飘香。加德满都意为光明之城,常年绿树蓊郁,鲜花盛开,有“山中天堂”的美誉 。

特里布万机场非常忙碌,几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这是我见到过的最简陋的机场,海关大厅的砖墙甚至没有粉刷,地面也没有瓷砖。工作人员不穿制服,面前挂一块小牌,边工作边聊天。办完通关手续,费了好大劲,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被堆放在一起的行李,行李间那一个乱啊,真的没法说。如此繁忙的机场,原来只有一条行李传送带。

导游塔帕先生约四十来岁,个头不高,肤色像我家煮肉的陶罐子。我见过的导游都是舌灿莲花,而塔帕先生汉语却蹩脚得让人吃惊,譬如他总把狗庙说成国庙。他来过中国广州,凭这点底子,就干起了导游行当,不过在尼国,这汉语水平也算不错了。然而他比我们谁都富有,老婆就有三个。尼泊尔实行种姓制度,人天生被分为几等,不同姓氏分属不同层级,从事不同职业,世代不变。塔帕属贵族姓氏,贵族则有更多自由。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现象在尼泊尔一点也不稀奇,只要你有钱,身体好,就可以当“皇上”,想要性福满满,就去尼泊尔。

尼泊尔女人社会地位极低。去奇特旺的路上,遇到一群人,中间一个头裹白布的弱女子甚是悲戚,导游说,她丈夫刚刚死了。尼泊尔女孩儿十二三岁就结婚生子,有些还是花季年龄,丈夫就死了。死了丈夫的女人命运特别悲惨,会被人歧视,没有人愿意和她讲话,甚至被吐口水。尼泊尔人眼里,寡妇是不吉祥的。这个女人一生便不可再嫁,不能吃肉,不能吃鱼,不能随意出门,从此与人间欢乐无缘 ,幸福就永远完结了。然而在尼泊尔,却没有寡妇,女人在和男人结婚之前,先有一次与某种坚果结婚的仪式,坚果是永远不会死的。

尼泊尔是一个神比人多,庙比屋多的国度,万物皆神。在去巴德岗的路上,看到地上一块石头上有朱砂和大米,问导游,他说是敬太阳神。据说,尼泊尔的神灵有三亿之多,尼泊尔人与神灵同在。我们住宿的四星级酒店,跟我家门口小客店20元的标准差不多。睡到半夜,被一阵恶狗争食的狂吠惊醒,朦胧中费了好大劲,才记起我正身处加德满都最繁华的泰米尔街。尼国的狗和黄牛都是神灵,在加德满都,满街神灵乱跑。

尼泊尔是个全民信教的国家,印度教是国教。百分之八十以上信奉印度教,其余信奉佛教和其它宗教。印度教不同于佛教,并非某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融合多个宗教形成的综合产物。印度教与佛教在尼国和谐共生,相互融合,甚至追随共同的神。

到加德满都当天,我们去了城中小山上的斯瓦扬布纳寺,这是座佛教和印度教都去朝拜的神庙。人们更喜欢称它为“猴庙”,据说这里有3000多只猴子,猴子猴孙才是这庄严佛塔寺庙的主角。在山上,可以鸟瞰加德满都市区全景。

在加德满都,宗教名胜数不胜数,如果一百米见不到一座神庙,那你一定是去了别处。清晨,街头神庙香烟缭绕,教徒们脱了鞋袜,光脚进入庙宇。他们把大米朱砂和金盏菊花汁液搅拌在一起,先虔诚地涂在神的身上,然后再将神身上的汁液点在自己的眉心,这样,整天都会得到神的护佑。每个神庙,随时看到过路人朝拜。

尼泊尔还有一座性庙,里面雕塑的全是男女之事,青年人看得脸红心跳,老年人也会激动三分,自然少儿不宜。据说因为有一个恶魔女神常来祸害百姓,建性庙是为了让恶魔女神感到害羞,不再来滋扰。也有人认为是性和生殖崇拜,性能通向接近神明的圣境。性庙每年开放一次,新婚夫妇都来这里求子祈福。

大街上,常常遇见苦行僧。他们装束奇特,衣衫褴褛,臭气熏人,行为怪诞,除了一只缽盂,一无所有。他们一生都不洗澡,吃得极少,过着一种自虐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的修行。他们认为安逸舒适的环境会让人生出恶念去干坏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能找到直通天堂的捷径。但也会遇到假僧人,你对他过于热心,他就会找你要钱。

除了神庙,尼泊尔最精美的建筑就是杜巴广场皇宫建筑群。尼泊尔有三个杜巴广场,杜巴就是皇宫的意思。几百年以前,国王有三个儿子,在巴德岗、帕坦和加德满都修建了三座皇宫。无与伦比的精美建筑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巴德岗杜巴广场最为辉煌。英国学者鲍威尔曾经如此描述:如果哪天尼泊尔消失了,只要巴德岗还在,就值得你飞过半个地球来看它!

2015年4月,尼泊尔遭受了罕见的八级大地震,这个千年文明古国遭到毁灭性重创,杜巴广场神庙群主体大多坍塌,今天能看到的仅是劫后余存。

巴德岗杜巴广场坐落在一座小山岗上,很多曾经著名的建筑只剩台基,幸存建筑摇摇欲坠,四周用木柱支撑,就像耄耋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即使修复,也不可能复原。相邻的陶马迪广场有座尼亚塔波拉塔,又名五层塔,这是一个完全木结构的高塔,八级地震居然没被震倒,真是奇迹。

高约八米的皇宫金门镏金铜铸,光彩夺目,门上有时母神乘坐金翅鸟的雕像,旁有一位天女随侍。金门有持枪的卫兵把守。皇宫内有座印度教神庙,信徒可进。皇宫后花园,国王和王后洗浴戏水的水池如杨贵妃的华清池,铜饰玉雕,极尽奢华,蛇形铜铸水龙头被人摸得锃亮。建于1427年的五十五窗宫,是马拉国王的后宫,据说国王当年刚好55岁。每天傍晚,国王来此挑选妃子过夜,精心打扮的妃子们从这些窗口里探出身来展示自己的美貌,渴望得到国王的宠幸。五十五窗宫是亚洲中世纪艺术的精华,绝品孔雀窗,代表尼泊尔木雕的最高成就。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上,鸽影漫天,一落地,乌黑一片。这些鸽子无须专人喂养,广场上有人卖鸽食,十元一份,游客撒了鸽食,你就可以与鸽子亲近。瘦骨伶仃的女人带着面黄肌瘦的小孩乞讨,不过十岁卖棉花糖的小男孩追着游客要巧克力,老人靠着精美的石雕,没精打采,懒洋洋地晒太阳。

尼泊尔庙多,却见不到一处坟头。印度教看淡生死,奉行火葬。他们认为死亡是生命轮回的另一个入口,火葬是人生最后一项圣礼,亲人离世,他们并不十分悲戚。亲人在烧尸庙与亡者举行简短告别仪式后,烧尸匠将尸体放上烧尸台,死者灵魂便随缕缕青烟飘向天际,升入天堂。然后将尸骨敲碎抛入河中,流向恒河,这个人在人间就一点痕迹也没有了。我们去巴德岗河边看一座烧尸台,余烬中似乎还能闻到焦糊味。我去欧洲的那位导游网上跟我说,他亲眼看到过河这边烧尸,对岸就有新生儿行洗礼,而不远处有人正在淘米,生命流程在同一舞台上演。

我们入住的泰米尔街是加德满都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展示着贫穷国度繁华的一角,人称小香港。 街道很窄,楼房不高,多为两三层。电杆上各种电线绞在一起,像个巨大的鸟窝,在我想,要弄出个头绪来,堪比解哥德巴赫猜想。外国人是泰米尔街游客的主体,在这里,可以享受加都慢节奏的浪漫悠闲时光。夜幕降临,狭窄的街道霓虹闪烁,人影幢幢,专供有钱人消遣的酒吧舞厅灯红酒绿,笙歌不绝。

泰米尔街是旅游购物的天堂。这里最有名的旅游纪念品是手工挂毯、女人用的披肩和铜制工艺品。挂毯起价就是几千上万,披肩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最名贵的藏羚羊披肩,被称为软黄金,论克交易,一条几千甚至上万。不过有钱也不要去购买藏羚羊制品,过不了海关,还要吃官司。手工铜器琳琅满目,有神灵塑像,也有动物造型,精美别致,让人爱不释手,那些高鼻梁蓝眼睛的背包客双眸闪烁着对这东方古国神秘文化的惊艳出好奇。

店主大多会几句汉语,店外还挂块牌子招徕中国游客:“会说英语不算啥,会说汉语才牛逼!”我说了一辈子汉语都没觉得牛逼,你会三两句就牛逼了?不过尼泊尔语我一句也不会。当有语言障碍的时候,他们就用计算器跟你交流。

女人们走过披肩店,魂儿一下像被勾了去,一进店就死活不肯出来,一个劲地买买买。多数店铺可以讨价还价,也有店主打死也不相让,有个店幽默提示:“本店不讲价,如果你有本事,让老板爱上你,店都可以给你。”同行小妹选了一回披肩,居然真把店主给迷住了,半夜里还打电话邀她出去喝茶。美人连江山都能颠覆,莫说你个小屁店!

水果小贩穿一双烂拖鞋,大街上很多人穿拖鞋,也有人赤着脚。破自行车上绑个大筐子,天平一样的小台秤,一个盘子放砝码,一个盘子放水果。人民币在这里似乎比卢比更受欢迎,一块人民币可以兑换十七卢比。

世界上最穷的尼泊尔,也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富贵与幸福并非孪生,贫穷与快乐也不相悖,信仰让人心地宁静,安祥释然。尼泊尔一年中大小节日300多个,国家法定节假日超过50个,节日填满了岁月,尼泊尔人全年都沉浸在欢乐之中。九十月之交,是尼泊尔的宰牲节,隆重如中国的春节,全国放假十五天,杀猪宰羊庆祝。走过集市,有人卖金盏菊和艳丽的彩色粉末。印度教有个洒红节,这一天,人们穿红戴绿走上街头,把各种彩色颜料涂在他喜欢的人身上和脸上以示祝福,如傣族的泼水节。尼泊尔的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是踢足球和荡秋千。在尼泊尔城乡,到处可见四根竹子挷在一起的秋千架,只要有一小块平地,就有孩子踢足球,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

尼国人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赞赏。他们对中国人很友好,你说声China,很多场合会受到优待,譬如有的景点会免去门票。一位来自北京的团友,溜进了别人的家庭聚会,受到了热情欢迎,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在尼泊尔,不要谈美食。我儿子比我幸运,他2014年去过尼泊尔,看到了完整的加德满都。去尼泊尔之前,他告诫我:不要喝自来水,不要随便卖东西吃。

加德满都的卫生状况着实让人担忧。污水直排进河道,恶臭冲天,塑料袋漫天飞扬,大街上晴天也是雾霭朦胧。路边饮食店没有任何卫生防护措施,餐桌上落满灰尘,蚊蝇乱飞,食品直接用手去抓。很多地方没有自来水,一桶水反复使用。本地人的肠胃已百炼成钢,外来人不坏肚子才怪。我们小心翼翼去中餐馆找吃的,或者就吃方便面。走过美食店,就像走过妓院,美女再好看,望一眼,也就过去了。

尼泊尔交通也是一道风景。尼泊尔是个农业国,没有制造业,主要工业品来自印度,汽车右驾左行,满街跑的多是印度二手车。尼泊尔全境没有铁路,没有高速,普通公路多半没有硬化。尼泊尔人都是艺术家,无论客车还是货车,都被涂得花花绿绿,远看像一支婚车队伍。摩托车满街乱窜,低档汽车喷出滚滚黑烟。客货车几乎百分之百超载,客车里人贴人都被挤成纸人儿,有人干脆爬到车顶上。司机驾驶技术了得,在又窄又烂的公路上奔跑如飞,我们在尼泊尔各种公路上奔走了近千公里,没见到一起交通事故。更为奇葩的是加德满都这个五百万人口的城市,居然没有红绿信号灯,交通警察就在这尘雾满天的“雾都”玩命地指挥着交通,尼泊尔交警是世界上最辛苦最值得敬重的职业。

尼泊尔至中国樟木口岸的公路因大地震至今没有完全修复,中国正在实施兴建中尼铁路,并援建尼泊尔第二国际机场,尼泊尔交通会有较大的改善。

2001年6月2日,尼泊尔王室发生惊天血案。王储迪彭德拉开枪打死了包括父母在内的王室成员,然后自杀,统治几百年的沙阿王朝瞬间土崩瓦解。今天,新的共和体制还没有真正完善,地震更是元气大伤。相信总有一天,神灵护佑,尼泊尔会再现辉煌。

 

三,奇特旺,无边风景在丛林

 

游过加德满都,然后去奇特旺国家公园。尼泊尔南部的奇特旺,离加德满都165公里。这里有尼泊尔最宽广的平原,气候温润,土地肥美,植被丰茂,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尼国最富饶的地方。从高山到平原,我们走了六个半小时。途中遇见一条去山上寺庙的索道,这在尼泊尔已经是极奢华的设施了,尼泊尔人在宗教上舍得花钱。一条汹涌的大河,一道两尺来宽的索桥通向彼岸。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 有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原始部落劳泰族,他们依然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居无定所,族里没有一个人上过学堂,生活艰辛原始。政府想把他们迁移下山,但他们并不情愿,在物质文明与精神自由方面,他们更愿意选择偏居一隅的自在生活。

在奇特旺,住进了真正五星级,独栋别墅,花园中鲜花盛开,芳香馥郁,宽大的游泳池,跟加德满都完全是两个世界。

但是在这里第一夜,我却是彻夜未眠。晚上,我们去看了一场土著塔鲁族民俗表演,回到酒店已经十点多,旅途疲劳,很快进入梦乡。朦胧中,有人敲门,我非常吃惊。敲了一阵,声音去了另一栋楼。我疑心这里治安不好,有坏人来访,就特别警醒了。突然旷野中传来极凄厉的叫声,那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的最恐怖的叫声,撕心裂肺,令人毛骨悚然。惨叫持续了很久,之后,我就完全无法入眠了。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去问当地人,原来虚惊一场。这里与原始森林仅一河之隔,敲击声发自一种夜鸟,而恐怖叫声是大象求偶,有家象也有野象,我真是个乡巴佬,少见多怪了。

第二天,我们乘坐吉普车去原始森林中寻找野生动物。奇特旺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丛林中生活着五十多种哺乳动物,老虎、犀牛、大象都有。出发前,导游强调注意事项:森林中有毒虫毒草,皮肤不得暴露在外;不得穿艳丽的服饰和带颜色鲜艳的小包,不得大声说话,以免刺激动物,引来麻烦,直弄得我们神经兮兮。

进森林先乘独木舟渡过拉普蒂河。独木舟是整根木头凿成的,那得要多大的树!船上放着小板凳,可以坐十多个人,我们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乖乖坐成一排。刚要过河,有人惊呼:鳄鱼!果然,河对岸的沙滩上,有一条近两米长的鳄鱼,一动不动。头天晚上,我们来到河边看落日,导游就说,河中有鳄鱼 我还怀疑他在诳我。不过船家若无其事,嘱咐大家不要大声说话,绝不要用手划水。坐在独木舟上,我心里直打鼓。不过竹蒿三二下就撑过了河,倒也相安无事。这世上还真有不吃鱼的猫!

奇特旺国家公园过去是皇家猎场,现在有军队守卫。先过检查站,检查所带物品,核实人数与身份。丛林中,古木参天,凶猛的藤蔓植物像巨蟒一样直缠上树巅。丛林深处,不时传来嘤嘤鸟叫和呦呦鹿鸣,鹈鹕在枝头采食,野猪像家猪一样,绕着人转悠。丛林中有专为野生动物观察爱好者搭建的观察塔,夜间可以观察野生动物出没。有一个鳄鱼养殖厂,养殖上千条鳄鱼,最大的两米多长,小的也有一尺来长,看着十分瘆人。我想奇特旺的鳄鱼不攻击人类,会不会是人工驯化放养,野性泯灭了?

突然向导敲着车帮子让司机停车,原来他发现了情况。我们屏声静气,盯着远方摇动的草丛。 可好大一会,草又不动了。有人沉不住气,说啥也没有,走吧!向导让我们再等一会。果然,野草大动,一个庞然大物大摇大摆地向我们方向走过来,一露头,竟是头独角大犀牛。厚厚的皮肤一叠一叠 ,像战士的铠甲,吃起草来像收割机一样。第一次看到犀牛,饱眼福了。

找到犀牛,向导松了一口气,因为在森林中能否找到大型野生动物,全凭运气。

没有找到更多的动物,我们便去拉普蒂河乘独木舟漂流。拉普蒂河是条美丽的河流,河水静静流淌,两岸森林中传来鸟儿美妙的放歌,林间有美丽的孔雀,奔跑的梅花鹿,我们漂流在河中,就像《闪闪的红星》潘冬子乘坐竹排的画面,诗情飞扬。一支正在劳作的大象队伍来河边喝水,它们把鼻子伸进河中,像抽水机一样把水抽进鼻子再灌进嘴里,然后卷起大木头扬长而去。沙滩上,随处躺着一两米长的大鳄鱼,雕塑似的,静静地等待猎物,血盆大口狰狞可怖。我们既紧张又兴奋,不敢大声说话,只是举着相机照个不停。悄悄,也是一道风景。

漂过一程,弃舟登岸,去丛林漫步。遮天蔽日的丛林深处,空气清新,气候凉爽,让人心旷神怡,笑声在林间荡漾。

丛林中,遇见很多高一米左右的泥土“建筑”,像欧洲城堡,极为精美。导游说,这是白蚂蚁窝。这蚂蚁世界的宏大建筑,堪比人类的哈里发塔,真是伟大的杰作。蚂蚁是地球上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生命力极为旺盛的强大生物,它从比恐龙更久的远古走来,可能会比人类走得更远。

然后去一个大象训练基地。能够被驯化的大象都是性情温顺的母象,公象脾气暴躁,特别是发情期,无法驾驭。大象被一条粗大的铁链拴在木桩上,不停地甩动着鼻子,导游说,看到花花绿绿的游客,大象高兴。一头长一米左右的小象守在妈妈身边,饲养员告诉我们,这头小象出生才十七天。

参观完大象训练基地,我们去塔努族原始村落。很久以前,因为战乱,他们从印度迁徙到奇特旺森林,又从森林迁来这里定居。村落原始贫穷,房屋低矮,墙壁是用竹子缠稻草,然后糊上一层泥,屋顶盖着茅草。房前屋后鸡鸭猪羊随意散放,女人们赤着脚,毫无掩饰地坦露出胸脯。我们一到来,呼啦啦钻出一大群小孩,六七岁的孩子还抱着小弟弟,哇啦啦比划着向我们讨要糖果。好在北京游客早有准备,大包大包地分撒,孩子们开心极了。

最后一个项目是骑大象穿越丛林。我们爬上高台,踩上大象宽阔的大背。一个木架子像个没盖的木笼子,四个人背靠背面向四方。温顺的大象慢悠悠地向丛林深处走去。丛林中一处空地上,居然遇到了两只小犀牛嬉戏。我们的象群靠近,它们人来疯似地来劲了,喝彩声让他们表演得更欢,萌萌的样子特别可爱。我们看得都忘记了时间,直到月上天际,才回到驻地。

尼泊尔的兰毗尼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离奇特旺不远,特别值得一游,可惜不在我们行程之中。如果去,要多出一天时间,增加五百元费用,大家意见不能一致,只好作罢。

 

 

 

四,博卡拉的名片

博卡拉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城市,这里有圣洁的安娜普纳雪山群峰,迷人的费瓦湖,还是世界三个最理想的滑翔伞圣地之一和户外徒步者的天堂,人称东方小瑞士。

从奇特旺到博卡拉,六小时车程,早上七点钟,我们就出发了。高山深谷,路况不佳,但沿途风景无限,我们并不觉得多累。

到博卡拉第一站就是去秀美的费瓦湖泛舟。费瓦湖离我们住宿的酒店很近,只需步行几分钟就到。这是尼泊尔第二大湖泊,但湖面不大,站高一点,全湖可收入视野,块头只能算湖中的小弟弟 。湖四围青山环抱,小城掩映在湖岸的丛林之中。湖心有座小岛,古木森森,藏在林间的夏克蒂女神庙香烟袅袅,机动船往来如梭,小岛上人摩肩接踵。突然想起刘禹锡《望洞庭》“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不过浩瀚洞庭的气魄不是这瓦盆小湖能比的。湖面波平如镜,安娜普纳雪峰群山倒映在水中。高高的鱼尾峰,像一条扎进水里的鱼,尖尖的鱼尾直刺苍穹。我们分乘几条涂着五彩的彩虹小画船,船上红男绿女,湖上星星点点,裹着红头巾的船娘双桨专注有节奏地点着水面,沙鸥追逐着小船飞翔。五颜六色的滑翔伞漫天飞舞,像天女撒下的花瓣,又像翩翩翻飞的彩蝶。旖旎的湖光山色像一个彩色的梦,我们纵情放歌,别人和我们都成湖上风景。

然后去游大卫瀑布,大卫瀑布又称魔鬼瀑布。 从费瓦湖滨向市郊方向走不多久就到。瀑布实际是一个向下的地下溶洞,溶洞口像一个硕大的壶口,一条小溪灌入壶中,有点像利川的腾龙洞水洞。瀑布的奇妙和恐怖之处在于溶洞深不可测,洞中长年冒出腾腾热气。雨季的时候,洪水注入洞中,水雾冲天,声若惊雷。多年前,一对瑞士情侣来这里探险,男的叫大卫。女友不慎落水滑入洞中,男友为救她坚不松手,致双双落入洞中。由于地下暗河不知所向,当地人费了很大功夫也没有找到他们的遗体。后来人们以大卫的名字称呼这个溶洞。知道瀑布名字的来历,心中不免凄然,站在洞口,好似听到绝望的惨叫。现在洞边已设置了高高的铁栅栏,没有任何危险。据说,这个景点的门票收入全部捐给了当地一所孤儿学校,这是对大卫最好的纪念。

“日照金山”,是博卡拉雪山背景下一道壮丽的风景。傍晚时分,我们登上小山顶上一座由日本佛教界集资修建的“世界和平塔”欣赏落日。油菜花开满山岗,路边鲜花盛开,远处雪山连绵,俊美的费瓦湖和博卡拉城一览无余。沿着山径徒步,也是不错的享受。

登上和平塔,远望安娜普纳雪山,天堂触手可及。当太阳一点一点向西山靠近,雪山被染成一片金色,鱼尾峰像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刺向蓝天,金光闪闪,企望着太阳远去,太阳用最后一抹余晖向雪山道一声晚安。我们流连山上的风景,差一点被关在公园大门里过夜,全然忘却了明晨要看日出。

家乡夜月山的日出,白生生刺眼;我在飞机上看太平洋日出,太阳是从海面上跳出来;看雪山背景下的日出,又是不一样的体验。

为了看日出,我们四点钟就出发。吉普车在山路上左转右拐,最后到达萨朗科山上一处观景台。这是一方观日出的胜地,山瘠上家家设有观景台,还提供咖啡热饮服务。等我们到达,平台上已经坐满了游客,说话没有一句能听得懂。爱摄影的人架起长枪短炮,有人裹上了大衣,大家在夜露寒气中静静等待。

当乌黑的天边出现一抹淡淡的光亮,平台上渐渐安静下来。

天边的光亮由深红渐渐变成了血红,然后像少女羞羞答答从门缝里探出半张脸,太阳依然把第一抹神奇的金光投向鱼尾峰。渐渐,雪山群峰和大地沐浴在一片金辉之中,相机一片咔嚓声。突然一架小飞机从镜头前掠过,那是赶早去雪山上看日出的观光飞机,据说费用不菲,那是有钱人的体验。

太阳终于跳出远山,特别大,特别圆,血红血红。继而,光芒四射,最后,像千万根金针直刺你的双眼,像小时候做了坏事去见老师,不敢直视了。大地渐次苏醒,远处,城市灯光淡去,村庄上升起了炊烟;近处,鸡鸣狗吠,早起的鸟儿在林间歌唱,雪山下的博卡拉,又迎来了鲜活的一天。

去在博卡拉,不飞一回滑翔伞,那你就白去了。飞滑翔伞受山形,天气,气流,风向等多种因素制约,要求苛刻,不然怎么叫滑翔伞胜地呢?今天,风和日丽,云淡风轻,是玩滑翔伞的好天气。至于危险,无须担心,别人敢,我也敢。躺在床上没有危险吧?可多数人死在床上。既然来了,就要玩一回。

这里的滑翔伞公司有二十多家,我玩的公司名叫喜马拉雅。依旧是吉普,依旧是萨朗科,只是车走得更高更远。我们来到山顶一个小山坡上,等待好风到来。

飞滑翔伞当然有技巧,我前面一个因为姿势不对而失败,脚也受伤了。第一次飞翔要有教练。我的教练是个尼泊尔老乡,语言无法交流,只能靠手势。穿戴好装备后,他让我迎着风向山坡下跑,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跑了三五步,身子就不由自主飘了起来。

开始飞翔的那种感觉真的很刺激,风呼呼地从耳边吹过,眼前青山绿水,费瓦湖波光鳞鳞,苍翠繁茂的植被,壮丽的雪山风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描述的就是这种感觉吧!伞上有个摄像头,可以自由操作。他们会将录好的视频和照片内容,给你制成光盘。

飞到大半的时候,就有些受不住了,晕眩,直想呕吐,后来看视频,狼狈相让人惨不忍睹。我们羡慕天上飞鸟和水中游鱼,想像他们的自由自在。但人毕竟不是鸟,不是鱼,会游泳的人也不会像鱼儿那样在水中自由穿梭。我期待滑翔伞快快落地,不然真不好收拾。不一会,滑翔伞终于在稻田中的一块空地上降落了。

在滑翔伞公司,遇到来自吉林和深圳的两位小伙,他们飞完滑翔伞就去雪山下徒步。是什么魔力,让这些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背包客飞越万水千山,只为去雪山下走走?我想这就是诗和远方吧!然而,我这次是没有机会去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65

Trending Articles